眼看要到饭点了,李老板难得遇见知音,无论如何都不让周卫东离开。
周卫东气了几句,随后一想,听他吹一上午牛逼,吃他一顿饭也不过分吧。
饭是厚着脸皮吃了,可是吃的难以下咽,因为李老板把之前的英雄事迹,又在饭桌上讲了一遍。
他不得不来回的点头附应,下面要有个蒜瓣,都能捣成蒜泥。
下午,他故技重施,每次见到大老板,都故意往他们的发展历程上引导,这些大老板都逃脱不了一番想“炫耀”的倾诉心理。
讲的那叫一个唾沫横飞,一个比一个能吹,恨不得把整个广城踩在脚下。
周卫东望着落山的太阳,已经到下班时间了,心生哀叹,和老板们的感情的确加深了,但是却一个业务没有谈成。
不是他们不愿在周卫东报社打广告,感情摆在那,实在是公司近期没有宣传、也没有招聘员工的需求。
因此一天时间下来,一无所获,净听他们吹牛逼讲故事了,就连记录的笔记本都换了两本。
唯一的安慰,是那几个老板给了口头许诺,以后需要打广告,保证优先找他“周记者”。
周卫东不抱有希望,口头许诺有什么用,他需要的是尽快联系上业务,不然连转正都困难。
回到大杂院,钟灵注意到他失落的情绪,心想,这傻小子一定出师不利。
“才第一天而已,姐姐相信你,加油。”
钟灵的鼓励,让周卫东心里暖暖的。
晚上,他靠在床头上梳理战果,也没有什么好梳理的,两大本笔记本密密麻麻的,总结下来只有两个词:苦难和成功。
不知道为什么,这些大老板总喜欢把苦难挂在嘴边,好像没经历过苦难,今天的成功就失去很多意义一样。
一句话,是苦难铸就了他们今天的成功,所以,苦难是他们的荣誉勋章。
周卫东有些无语,要论经历苦难,他从小也没少经历,包括现在也在经历,那是不是该轮到他成功了呢?
成功不是靠幻想的,而是脚踏实地,一步步走出来的,周卫东短暂思考后,决定改变策略。
不能再这样被他们牵着鼻子走,他得牵着他们的鼻子。
不然的话,效率太慢了,一整天的时间,才跑四家公司。
拉广告那就是河里撒网的工作,一网下去,不管大鱼小鱼,先兜住再说。
量变才能引起质变,只要接触的户多,怎么着也能成交一个。
根据白天和老板们谈话的经验,周卫东重点列出几个问题,没错,他要主动去做采访,让对方回答他的问题,而不是听他们一直讲故事。
待回答完之后,立刻终止谈话,绝不给他们吹牛逼的机会。
然后顺带问一句有没有打广告的需求,要是有,继续坐下来谈,要是没有,麻溜走人。
周卫东试着这样去做的时候,效率的确提高很多,一上午跑了二十多家。
每次老板看周卫东离开,目光里都是恋恋不舍的表情,他们还没倾诉完,“英雄事迹”更是连三分之一都没讲到。
最重要的是,在周卫东离开之后,他们脑海里才突然冒出一句,激励年轻人的名言警句。
因为周卫东最后一个问题是:您现在取得这么大的成功,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年轻人说?
当场哪能想出来,都是“嘿嘿”干笑两声,似乎不太好意思讲的样子。
最后也只是说:年轻人出来就不要怕辛苦,也不要在乎工资,以学习经验最重要。
稍微有点文化的老板,能说出一句口号:公司是我家,发展靠大家
今天不努力工作,明天努力找工作
只要干不死,就往死里干
迟到毁一生,早退穷三代
……
那些当场没喊出口号的,等周卫东离开后,立刻痛心疾首的跺脚,哎呀,我刚才应该这样说,应该那样说……
但是对方根本没有广告需求,周卫东才懒得多听,他不现实点没办法啊,哪怕是这样,已经尽可能的撒网多捕鱼了,可一天下来仍然一无所获。
周卫东郁闷极了,平时看着那么多招聘的公司,怎么一问之下,一个也没有呢。
唯一的解释,是各大报社竞争太激烈了,但凡一栋楼中,有一个想打广告的,结果早被人先拿下了。
还有一种解释,是周卫东所在的创想日报,属于小报社,大家都认为小报社的发行量,远远比不上大报社。
同样是花钱打广告,大报社的宣传效果更好,何必找你小报社。
回到家,累成狗,有时候钟灵敲过门,该轮到他洗澡了,都要在床上躺好半天,才挣扎着起来。
但第二天太阳一出来,周卫东又是满满活力。
他用最笨的方法,一栋一栋的扫过去,一层一层的扫过去,大鱼也好,小虾米也好,先跟对方聊上几个问题,增加一下印象。
不管对
第44章 记者不好当啊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